价格监测“一网打尽”发改委干预措施争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价格监测“一网打尽”发改委干预措施争议

    发布时间:2024-03-11   作者: 新闻中心

  看来一切正如大部分经济学家们预测的那样,7月会成为2011年单月物价的最高点,三季度则会是今年数据最高的季度。对于一向喜欢以数据作为政策出台力度的宏观调控部门来说,可以暂时松一下脖子上的领带了。

  国家发改委正在全国建立起一套全面的价格监测体系,菜价、粮价、油价、棉价、房价、煤价、钢价、甚至铁矿石的金额等等,从最终的生活消费品,到中间环节的一些基础原材料,都被纳入到这张越织越大、越织越密的监控网。

  这张网被国家发改委称之为“全国实时价格应急监测调查系统”(以下称“价格监测系统”),于2009年11月1日起开始试运行,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全国物价监测系统。

  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介绍说,按照计划“价格监测系统”在2011年底前建成,该系统将不仅涵盖全国绝大部分粮食、蔬菜、肉禽蛋奶等生活必需品,而且还将覆盖煤炭、石化、钢材等大宗原材料商品的价格。

  这张还在扩张的大网将成为国家发改委今后管理物价的体温表,将依据这一些商品的价格变更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这些应对措施包括舆论引导、扶持生产、促进流通、储备吞吐、提醒告诫、监督检查以及必要的价格干预措施等手段,通过这一些手段,发改委希望可以“将价格异常波动控制在萌芽状态。”

  9月20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出现在中钢协的铁矿石的金额指数新闻发布会上,他在讲话中提到,价格指数是具体商品运行的标志,深刻反映着商品的生产、消费、流通等所有的环节的运作情况,建立铁矿石的金额指数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

  发布会后,周望军对本报记者说,中钢协的铁矿石的金额指数将被纳入到国家发改委的价格监测系统内,不会再单独建立一个铁矿石的金额的监控体系了。他同时说,政府不是直接干预微观经济,而是通过建立发布价格信息和指数来引导和调控市场运行。

  有关人士对本报透露说,铁矿石只是其中的一个商品类别而已,今后发改委还会将其他一些大宗原材料的价格纳入到监测系统中来。

  据介绍,“价格监测系统”是国家发改委为逐步加强对全国重要商品的价值的监测预警,提高价格调控的针对性和预见性而建立的。为建立这套物价监测系统,被纳入监测范围的地区和市场将会获得国家发改委的专项经费,大多数都用在配置电脑、电话、建设网络等硬件采购方面,同时也拨付专项监测经费。

  一些设备和资金被分配到超市和批发商业市场,一些被分配给了某个村镇的农产品种植户、养猪户手中,或者被发给集市上的一个小商贩,还有一些则被分配给地方物价部门。这些人或者部门成为国家发改委在全国各地设置的价格监控调查点。

  在整个系统运行之前,国家发改委对其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培训完成后,他们有的还需要签订责任书。一位代为国家发改委进行培训的地方有关部门官员,在给地方进行培训时说,实时价格应急监测调查系统的启动是物价部门增强应急反应能力,掌握市场行情报价调控主动权,提高决策有效性的重要决策。

  这些点负责监控的对象具有详细的分类,豆油被分为散装油和桶装油,猪肉被分为生猪活体和白条肉,面粉被分为标准粉和富强粉。按照培训的内容,他们不仅负责监控还负责调查。其结果能通过网络和电话,及时反馈给国家发改委价格主管部门。

  2009年11月,国家发改委首批选择了全国27个省、36个大中城市、32个地级市和53个县的437个监测调查点进行试点,试行期为一年。2010年10月,发改委在全国开始真正开始启动了更大范围的物价监测。这些散落在各地并在逐步扩大的监测点所提供的信息,将成为发改委价格决策的基本依据。

  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说,从试运行到现在,价格监测系统还是很好的发挥了价格监督和预警的作用,给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使得出台相关措施的更具有针对性。这些措施,不仅包括增加供给,平抑物价,正确引导市场预期,还包括对一些价格违法典型事件的处罚和通报。

  今年上半年至今,一些企业或个人商贩因囤积中药材、串通涨价、跟风涨价、散布涨价谣言等价格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接连被国家发改委发现并依法予以处罚。就在9月中旬,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还召集了茅台、五粮液等重点白酒骨干企业的座谈会,要求企业稳定价格、保障供应、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不能再涨价。座谈后,白酒协会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不涨价倡议书”。

  有关的人偷偷表示说,国家发改委下一步还将联合一些具体的行业协会,将一些重点大宗商品纳入到价格监测系统中来。去年,国家发改委曾联合煤炭运销协会等部门在秦皇岛设立了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今年10月即将发布的铁矿石的金额指数,也已经被纳入价格监测体系。

  上述人士说,发改委没有精力和人员对全国各种商品都建立起独立的价格监测系统,而行业协会在具体的某些行业方面又有条件,因此发改委会选择和一些行业协会合作共同建立。

  事实上,在国家发改委要求建立“全国价格监测系统”之前,国家商务部、农业部和统计局等有关部门均已经有了成型的价格监测和统计体系。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商务部市场运行专家委成员洪涛说,现在整个国家的价格主管部门在国家发改委,客观的情况是,市场在运行过程中,价格波动越来越频繁,幅度也慢慢变得大,相应地调控难点也慢慢的变大。因此,各部门应该在物价调控方面加强配合。

  在洪涛看来,全国目前96%以上的商品都已经实现了市场定价,有不到2%的商品是政府定价,还有不到2%的是实行政府指导价,在这一情况下,要加强对市场行情报价的全面监管并不容易。

  市场对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的担心并不是在监测本身,而是在于国家发改委采取的价格干预措施。企业在担心,价格监测系统反映出来的价格趋势,将会直接决定政府针对物价采取的手段,其中最极端的便是价格管制。在2008年,国家发改委曾经对电煤价格宣布实施临时价格管制,时间将近半年。自今年上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对通过频繁的约谈、警告、处罚等措施,对一些行业企业的涨价行为进行了干预。

  国家发改委人士说,提出约谈的行业和企业都是存在不合理涨价因素的,而对于一些公司进行的直接价格处罚,是因为有证据说明,这一些企业在经营中存在违反《价格法》的行为。发改委不会直接干预市场物价,而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措施,能够稳定市场预期和价格。

  不过,在企业看来,发改委约谈的效果其实和直接的价格干预并没有两样了。一位曾经被约谈过的食品企业负责人对本报说,“约谈后你还要继续涨价,岂不是等于在自找处罚”。

  对于国家发改委的价格管理,不少专家都表示了担忧。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对本报说,发改委针对物价的措施,短期来看也是对的,因为现在货币手段已经几乎没用了,短期内这些价格跳起来,需要压下来,靠市场因素不行,只能靠行政的力量。短期内需要行政控制,不能让价格持续上涨过快,但是长此以往就不行了。

  曹远征认为,管理物价和防治通胀,需要从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等根本问题入手。如果这些根本的改革推进不了,后面只能对物价压得更厉害,最后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洪涛说,物价管理部门要降低税收、降低流通环节的费用、增加供给等方面入手。而现在逐步加强物价监管和对市场的干预,其实是在头疼医头。

  一位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专家觉得,在管理物价方面,价格干预能采用,因为这是中国特色,中国的国情决定的,短时间内,货币政策用尽还不起作用,只能干预。但是他也认为价格干预不宜久用。

  眼下输入型通胀的预期在不断加剧,国家发改委也在准备各种措施环节二次通胀的出现。知情人士说,国务院高层曾提出在防通胀过程中,要加强监管慎用干预。

  在此背景下,价格监测系统的建立,对于国家发改委来更重要。据说,在9月中旬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官员赴地方进行调研时,曾提出,在全球流动性较为充裕、国际大宗商品的价值上涨及农村劳动力成本上涨的情况下,物价形势不容乐观,包括资源性产品和农产品价格在内的物价上涨将是一个长期趋势。

  该官员提出的应对措施中包括,建立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立价格调节基金,增强政府价格调控能力。

  最后一条是,国家发改委将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位居全国前三名的省市进行通报。


首页 首页 产品 产品 电话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