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气象监测网 让这里的天更蓝 水更清

织密气象监测网 让这里的天更蓝 水更清

    发布时间:2024-04-04   作者: 田间小型气象站

产品详情

  日前,政府间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说明,进一步的变暖将加剧多年冻土的融化、季节性积雪的损失、冰川和冰盖的融化以及夏季北极海冰的损失。

  这种变化在青藏高原尤为明显。过去50年来,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冰川面积退缩了15%,高原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16%。分布在青藏高原不一样的区域的冰川正经历着不同程度的消融与退缩。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更好地保护其生态环境?气象部门一直在积极努力并提供科技支撑。

  从1950年在扎曲河畔建立西藏第一个气象站,到1980年西藏气象站点格局基本确立,再到如今县县有局、乡乡有站,西藏气象监测站点的变化见证着气象人的守护与担当。

  历经70余年发展,气象部门在青藏高原累计建成两个国家大气本底站、6个国家气候观象台、10个天气雷达站、16个高空气象观测站、106个积雪观测站、138个冻土观测站和3051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监测站网实现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的历史性跨越。而这些站网在生态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综合立体监测和精准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瓦里关国家大气本底站便是其中代表。该站坐落于青海,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全球大气观测网的31个全球大气本底站之一,同时也是欧亚大陆腹地唯一的大陆型全球本底站。近30年里,气象工作者依托这一重要观测站点,开展了包括温室气体、大气臭氧、气溶胶、太阳辐射、气象和边界层、降水化学等多个角度的观测,用心绘好“瓦里关曲线”。

  不仅如此,气象部门为了充分“把脉”冰川受气候变暖的影响程度,还持续开展了冰川运动速度、降水物质平衡、植被生态环境、积雪、冻土等综合观测,这其中就涉及廓琼岗日冰川、浪卡子冰川等。

  一方面,青藏高原复杂地形和加热作用对中国乃至全球天气气候产生重要影响——这个占中国陆地面积约四分之一的巍峨之地,就像一个巨大“引擎”,总辐射量惊人,并由此形成一个“嵌入”对流层中部大气的巨大热源,对全球与区域大气环流系统变化的动力“驱动”产生难以估计的影响。

  而另一方面,这里仍有太多关键的科学技术问题有待解决。为此,气象工作者对青藏高原开启了漫长而曲折的探索之旅——1979年和1998年,我国先后开展了第一、二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在此期间,科研人员在高原地区设置了较大规模的特殊观测站网,开展了热源观测和各类天气过程分析以及数值试验、模型试验等一系列研究,取得了诸多具备极其重大价值的研究成果。

  2017年,国家启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气象部门热情参加,牵头承担“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影响”等任务并取得积极进展。

  科考队总指挥、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祥德介绍,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科考队一路行进,考察了祁连山东段植被、岗什卡雪峰环境、青海湖流域水位、共和盆地风沙地貌等,途经黄河源头、通天河、子曲河,翻越了海拔4800多米的巴颜喀拉山,攀登并近距离考察海拔4700多米的阿尼玛卿冰川。目标就是揭示青藏高原西风—季风演化规律、驱动机制及其对“亚洲水塔”综合环境效应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的影响,为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安全屏障体系优化、灾害风险防范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规划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公众应及时关注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在收到强对流天气预警时,及时采取保护的方法,避免大风等带来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带领13人团队,用各种智慧农业软件,把4个合作社的7000亩农田打理得井井有条。

  失败,研究;再次失败,继续研究……1995年,刘中民带领团队完成了“合成气经由二甲醚制取烯烃工艺”技术年产60吨烯烃的中试试验。

  春耕一线,聚焦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生产实际,各地不停地改进革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让农民种粮更省心省力。

  泥盆纪珊瑚化石对探讨全球古地理、古气候、古海洋ECO演化和海洋珊瑚礁及ECO保护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这对育秧技术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只有通过设施化、精细化的集中育秧,才能培育出宜机插、宜密植的高品质秧苗。

  难点、堵点、卡点常常也是突破点,遇到困难多跟自己较劲,过硬本领就这样一点点打磨出来,事业就在一次次的突破中不断开拓。

  我国是全球较早认识并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国家之一,重点在数字化和绿色化两个层面强化科学技术创新和促进生产力发展。

  标志着黄河上游青海段首个千万千瓦级“水风光蓄”多能互补全清洁能源一体化项目的核心工程向全面投产迈出了关键一步。



首页 首页 产品 产品 电话 电话